当前位置:

首页标题    课程基地    坎坷一生    两句话说顾炎武

两句话说顾炎武

创建时间:2017-01-03

今天司马异跟诸位聊聊顾爷,顾炎武。

顾炎武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流的大人物。他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震聋发聩妇孺皆知。

莎士比亚说,一夜可以造就一个暴发户,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

而第一流的大人物比贵族更牛逼,三代不够,要四代。

顾氏本是江东望族、耕读世家,从高祖顾济到曾祖顾章志再到嗣祖顾绍芾,历经四代,才出了大思想家、大学者顾炎武。

顾炎武是大学问家,他的东西几天几夜讲不完。反正都讲不完,司马异今天就只简单说两句。

第一句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以致现在成了政府的官方宣传语。司马异经常在高速路边或者农村的宣传墙上看到这句话。

白色醒目的石灰写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后旁边挨着就是“一胎结扎,丈夫有责”。

过几天元旦后,你再去看,估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在,不过旁边可能会换成“多生二胎,人人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时会写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这就离开顾爷的本意了。

在顾炎武看来,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改朝换代,换个帝王、国号,是亡国。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则是天下将亡。保国这类事只需帝王将相去做。 但是保天下,则是最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其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话不是顾爷说的。

《日知录》中顾炎武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梁启超从这段文字里提炼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简单易懂,流传开来,就成了现在这样。

除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顾炎武来说,还有另一句话更重要,也是司马异今天要讲的第二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诸位注意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原本不是一句话,而是两句话。

“博学于文”出自《论语·颜渊》,“行己有耻”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在不同场合答复门人问难时所提出的两个主张。

《论语》里不搭调的两句话,到了顾炎武这,在一起了,成为一句话。

顾炎武的解释是: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顾爷说得文绉绉,诸位可能还是不太明白。那咱们来看看,顾爷自己是怎么做的。

顾炎武是立志做圣人的。做圣人就要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宗旨。

自从找到这个宗旨,顾爷就跟这句话耗上了。顾炎武这一生,是博学的一生,有耻的一生。

18岁时,满腹经纶的顾炎武到南京参加应天乡试,结果落榜了。

怎么回事?原来顾炎武主张博学,天文地理经史子集只要对国家对社会有用,无所不学,不喜欢拘泥于四书五经,所以考试时八股文写不过别人。

这一落榜不打紧,顾炎武连续十年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一直到27岁都没能中榜。

顾爷想,也罢,做圣人也不是非得参加高考。索性就放弃科举考试了。

不单放弃,还反对,从此与科举为敌。

就像现在的高考落榜生:哼,当年马云高考数学才1分呢。顾爷就骂开了: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盛于咸阳之郊。

当然了,假如顾爷只顾骂娘,是成不了大器的。虽然放弃科举,但不放弃做圣人,所以宗旨不能丢。

继续博学。

自27岁起,顾炎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博学之下,学有所成。

做圣人是要报效国家的,要报效国家就得当官啊。但明朝跟现在也差不多,社会只认文凭啊,这些作品没鸟用。

没办法。顾爷只好在他30岁的时候,花钱买了个国子监生的文凭。

顾爷有才能又有文凭,这下能出将入相了吧。

可不巧,第二年清兵入关了。他一心想报效的那个大明朝没了。

幸好还有南明。

顾炎武经人引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他满腔热忱,撰写著名的“乙西四论”,为弘光小朝廷出谋划策。

可是,顾爷还没来得及就任,弘光小朝廷就被清兵灭了。

接着另一个南明王武隆帝又授他任兵部职方司主事,顾炎武还是因为丧母和反清事务没有赴任,只能“梦在行朝执戟班”。

再后来,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国破家亡。

不过,天下还在。

屡遭重创后,顾炎武选择另一个方式去延续他经世致用的圣人梦,不但没有放弃博学于文的宗旨,反而将其发扬光大。

顺治十六年(1659年),45岁的顾炎武来到山海关,凭吊古战场。所谓博学,不但博于群书百家,还当博于山川百物,顾炎武决意“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此后20多年间,顾炎武孑然一身,游踪不定,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终成一代大家。

顾炎武因坚持“博学于文”没能考上明朝科举,却同样因“博学于文”成为清初大儒,有多次入仕实现抱负的机会,但他都坚辞不受。为啥?

这是因为他秉持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中的后半句。顾炎武以明遗自持,宁死不事二主。

康熙十年(1671年),熊赐履设宴款待炎武,邀修《明史》。顾炎武说:假如这样做,那不仅仅是介之推的出逃了,而是效仿屈原为楚而死了。

康熙十七年(1678年),康熙帝开博学鸿儒科,招致明朝遗民,顾炎武三度致书叶方蔼,表示“耿耿此心,终始不变”。

康熙十八(1679年)清廷开明史馆,顾炎武以“愿以一死谢公,最下则逃之世外”回拒熊赐履。

顾炎武拒不仕清,却被后世尊为清学开山之祖、清朝开国儒师。或许这正是因了他“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才能获得的尊重。

 

作者:司马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