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标题    课程基地    博学有耻    行己有耻的顾炎武

行己有耻的顾炎武

创建时间:2015-10-04

  王顺保

  顾炎武崇礼重德,对做人有严格要求。他把“行己有耻”作为做人之根本,一生都把自己放在道德规范之下。

  孝顺。顾炎武的孝顺,集中表现在对嗣母王氏的孝敬之情。嗣母王氏出身名门,十七岁嫁到顾家,抱牌位成亲,终身守寡,立他为嗣子,待若己出,抚养成人。明崇祯三年受到过朝廷旌表,事迹传遍乡里。在母亲的指导下,顾炎武六岁就开始读书,之所以后来他能成为一个大学问家,是与嗣母王氏和嗣祖父绍芾的亲自督教分不开的。昆山沦陷后,嗣母绝食殉国,临终遗命炎武读书隐居,无仕贰姓。顾炎武恪遵母训,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始终对清朝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爱国。顾炎武的德行,还集中表现在爱国方面,因此后人都称他为爱国学者。他在明亡清兴那个“天崩地坼”的年代,投笔从戎,面对清兵进入江南时的种种野蛮政策,与民众一起,拿起武器,坚持抗敌。失败后,宁死不肯事清,去北方以游为隐。

  为民。他重民生,知疾苦,有爱心。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他重民爱民,没有一点官宦子弟的架子。抗清失败以后,他自称是明代遗民,把一生心血都化在“探究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上,别人都在歌功颂德,高呼皇恩浩荡,他却说“今日之患,莫大乎贫”。他行走南北,心系民众,能看出朝廷的弊政,民众的疾苦。他在细致地描写了关中人民的疾苦后指出,“此一方之隐忧,而庙堂之上或未之深虑也”。他以忧国忧民之心,希望做大官的外甥们在朝廷里能看到民生疾苦,为老百姓办一些实事。

  顾炎武谦虚好学,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故深得人们的尊重。他好学博闻,却又十分谦虚,他写过一篇《广师》的文章,列举了十个可师的人,点出了每人所长,说自己在十个方面不如他们,充分体现了他的谦虚品德和好学态度。

  顾炎武刚正不阿,在是非面前从不含糊。他听说是归庄替自己写了帖子拜在钱谦益名下才得以出狱,立即贴出告示声明自己不是钱的弟子。他到北京时,起先住在在朝为官的外甥家里,但看到这里“蝇攒蚁附之流,骇人耳目”的现象后,非常反感,后来宁可住到僧舍中去。他说过“文须有益于天下”,绝不肯写无益的应酬之文,显示出他刚正不阿的品德。

  顾炎武一生在交友行事中,严以责己,宽以待人。他一生结交过许多朋友,其中也有不少是曾经被他痛骂过“失身于暮年”的变节者。但他认为“苟有一言一行之合于吾者,从而追慕之”。在交友方面他把气节与学术交流分开来看待,这对他治学是有好处的。他广为交友又善于交友,以宽厚的品德待人,从而获得了更多朋友的尊重。

  在《日知录》等著作中,顾炎武还曾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学说。他认为道德要靠传承、倡导、教化,形成良好风俗;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要靠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提高文化水平;做人要有道德底线,那就是“行己有耻”;人的一切行为都要知理循法,不能悖理违法;要做到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那些当政者和在地方上有影响的人士的道德行为,对社会风俗影响很大,希望这些人能带个头,做出榜样,以影响地方乃至整个社会的人心风俗。

  我们应该以先贤顾炎武的道德学说为镜子,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用自己的行为带动更多的人,移风易俗,在致富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舒心、幸福文明。

 

作者: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