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标题    课程基地    学生天地    顾炎武的美德

顾炎武的美德

创建时间:2017-01-02

顾炎武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顾炎武的优秀美德源于多方面,我想,他嗣母王氏的言传身教和他自己自律甚严,应该是最主要的。

顾炎武的美德主要表现在“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圣贤风范,耿介绝俗”、“严谨规范,虚怀若谷”三个方面。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二语是孔子在不同场合答复门人问难时所提出来的两个主张。顾炎武将二者结合起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从而成为他的为学宗旨与处世之道。他所理解的“博学于文”是和“家国天下”之事相联系的,因而其“文”也就包括广闻博见和考察审问得来的社会实际知识。所谓“行己有耻”,即是要用羞恶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他认为只有懂得羞恶廉耻并注重实学的人,才真正符合“圣人之道”。

“圣贤风范,耿介绝俗”

顾炎武认为道德本于人的天性。因此,必须是发自天性的道德行为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在他看来,社会生活是错综复杂的,道德践履当重在保其大节,而不在于“斤斤焉避其小嫌,全其小节”,因此,无论对人对己都当存一分宽仁之心、忠恕之心,既不可苛求于人,亦不可苛求于己。“耿介”是顾炎武为人处世所持奉的个性原则,在他心目中,为人耿介的主要表现是:“直言危行”,“众默己言”,“众浊独醒”,“中立守道”。

 “严谨规范,虚怀若谷”

顾炎武是道德、学问兼备的大儒,是做人的楷模。他严谨规范的学术道德和虚怀若谷的治学精神所折射出的高尚人格和道德风范,是后世学习的榜样。他反对曲学阿世,提倡人格独立;反对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行为,提倡学者应该具备诚信的品格。顾炎武学问博大精深,颇为学界所推崇,但他绝没有天下第一的骄矜,他总是看到自己学问的不足,对同时代其他学者的长处以高度推崇。

正因为顾炎武有如此深厚的道德素质,所以他才会有“普世关怀,仁为己任”的责任心。由顾炎武提出,后人归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具有经久不衰的震撼力,成为中华名族的座右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顾炎武的道德观、爱国情和天下观于一体,蕴含深刻。这句话的作用在于把天下同天下之人都联系起来,使天下系于天下之人,亦视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如此把天下兴亡的责任落到每个人身上,不但统治者有责,其他所有人也都有责,所谓“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责任源于道德,道德光大责任。顾炎武的一生,是道德与责任兼备的一生,足资后世学习。今天的我们,当有顾炎武的情怀,责行天下,德化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