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归的顾炎武
没到过千灯,却总被千灯厚重的历史陈音所绕耳;到过千灯,也算是遂了一个愿,即便已经隔了几百年,终究走了一遭当年顾炎武所走的三座江南小桥,望了一望他曾凝视的秦峰塔。
吴侬软语下的江南,如今已是风流人间胜景,而在几百年前的当时,却承受着不应该是柔美江南小城所应承受的苦痛。顾炎武为此喊出过“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而经梁启超先生的大笔,就总结出了传至今日的八字箴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既是顾炎武一生的写照,也是他一辈子的枷锁,背负在自己身上的,无法卸去的“五指山咒符”。
他想要卸去,可哪里容易?自古就是“家天下”,大明王朝的覆灭,被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帝国的根基,也破坏了顾炎武的整个生命环境。国破,家亡,紧挨着就是家仇国恨!昆山城破,顾炎武生母被砍断右臂,两个弟弟均遭不幸。嗣母听到凶讯,悲痛欲绝,绝食殉国。弥留之际,她再三叮嘱顾炎武“我虽妇人,与国俱亡,汝无为异国臣子!”母亲的临死遗言,读书人报效国家的使命,不给他喘息的机会。他奔走呼号,联络各地义军,可能也只有文天祥能够体会到他回天乏术的心境,只能叹一声:“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屋漏偏逢连阴雨,在救国途中遭遇到太多“衔木众鸟”也就罢了,壮志未酬之际偏又惹出家奴事件,终将他推向牢狱的深渊。“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文人不想遭遇困境,但困境总爱与名人结伴而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于灾祸连连的顾炎武来说,这次的祸比起亡国之痛来,显得微不足道,也因为这次灾祸,促就了一段气节佳话。顾炎武身陷囹圄,友人极力相救,为此不得不拜访已经投靠清廷的江南文坛盟主钱谦益,钱谦益的文才是一等一的,就是骨子有点软,连他的小妾柳如是都能够以身殉国,而他却来了一出投湖殉国闹剧之后,爬起来扯着衣服说了句:“水太凉。”顾炎武是断不可能低下高贵的头颅去向他求情,以至于友人救其心切,替他写了一份帖子递给了钱氏托其周旋,结果顾炎武出狱之后,知道了这件事,非要讨回名帖不可。讨归未果,他索性在大街上贴告示,声明他给钱谦益的那张名帖是假的,弄得钱谦益十分尴尬,只好解嘲道:“炎武也太性急了!”
江南虽好,可已容不下一个顾炎武。这里遍地是伤心泪,也遍地都是“软骨头”、“佞小人”。顾炎武作出了他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北上。他没有李白的那般的洒脱,李诗仙是赐金返还,他是“奉旨游山玩水”。但这对于当时顾炎武来说,却是一次痛苦的抉择。他散尽家财,似乎想要斩断与这江南小镇的一切瓜葛。骑着一匹老马,捎上几个奴仆,背着几囊书籍,惨惨淡淡地消失在江南的风景里。他是带着满腔的愁思去的,复国的前途他并没有看到太多的曙光,只听到天下兴亡之责的号角一直在“啼啼哒哒”的马步声下徘徊。在一百多年后,有一个人和他走过相似的历程,不过,那人是往江南走、往昆山走,只不过那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倒是让两人的脉搏在远隔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依旧共振着。“国家不幸诗家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次的北上不失为一件幸事。读书人一直所追求的不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这也让他在走遍神州大地之后,能够真真切切地了解这个“天下”,让他悟透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匹夫之责,以致传唱出时代的最强音,让后世的人循着他的身影探求行知之道。
令人遗憾的是,顾炎武北上之后,再也没回到千灯,最后死在了他乡的华阴,这也留给后人很多遐想,难道他不想家吗?顾炎武只是牵强地辩解道:“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难道故乡就没有经学之士足以秉烛夜谈?难道故乡就不能不出户而闻天下事?是否他也曾多少次被梦中千灯的船桨摇曳声所惊醒?是否他曾落下无法忍受清明时节倍思亲的泪水?即便岭外音书并没有断,友人外甥书信纷至沓来劝归,他也借口回家住的花销太大就不回去了。经过了春夏秋冬的漂泊,只怕他不是不想回,而是“近乡情更怯”。这个怯,更是他一生的无法掩去的痛。霍去病豪言壮志:“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而顾炎武已经为了一个“家”奔波了大半辈子,他那双与众不同的中白边黑的双瞳,似乎还是没有看透这个他认为黑白颠倒的世界,一生碌碌无为,国破了还是破了,家坏了早已残破。想他六次拜谒孝陵,不知是否许下的“复国”诺言,现在终成为浮光掠影。他定然读过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他自己苛责地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了,他的家是明朝的千灯不是清廷治下的千灯,他的故乡早已成为历史里面无法套现的“千灯“二字。回去,他能回得去吗?现实中的归途已成为一条不归路,叶落归根,狐死首丘,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却独独有了他这个另类,他对自己的苛责已经连死亡的栖息都要逼到绝境,还有什么痛能苦到如此地步?
他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眸洞察着人间百态终是要黯淡下属于他生命的目光,却让后世的人得到一双分辨黑白的眼睛,一直炯炯有神地穿透历史尘埃,多少仁人志士从这坚毅的神光中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击力,一缕向着艰难困苦前行的曙光。
作者:冯古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