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标题    课程基地    坎坷一生    寒食重温顾炎武

寒食重温顾炎武

创建时间:2016-04-15

    清明将至,想到了纪念先人的话题。

    我的老家是北京昌平。与清明相关的,十有八九首先会想到十三陵。明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其他皇帝都埋在了昌平。十三陵距我的家乡阳坊镇,不足30里。但我直到上大学以后,才第一次前往。小学、初中时交通不便,去也难。但上高中,学校就在县城,十三陵近在咫尺,三年中也没去。学生思想单纯,心思不在玩儿上。那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社会上,去的人也不多。十三陵声名大振人头攒动是近些年的事。但带着朝拜的心情去十三陵的,肯定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旅游大军的一员。这种状况,就是清明节,也不会有多大改变。细想想,真是滑稽。帝王们修建气势恢宏的陵墓,本为让后世敬畏景仰,结果却被挖开展览。时代不同了,人们对于皇权的敬畏与膜拜,早已不复存在。正像一首小诗所说:

    生前紫禁城,

    死后十三陵。

    百姓清明纸,

    无人祭帝茔。

    说到十三陵,我想到一个人:明末的顾炎武。顾是江苏人,当时的大儒。但他拒绝做清朝的官,却千里迢迢跑到北方,并且一待就是大半生。其间他多次探访十三陵,还写有《昌平山水记》,比很多昌平人还了解昌平。他是满怀对明朝的留恋做这些事的。是应该肯定他对明朝的忠诚,还是要否定他对清朝的反动?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结论。但他的治学和田野考察精神,一直为后人称道。前人被后人纪念,总是因为他们有令人难忘之处。这便是我记住了顾炎武而记不住明朝皇帝的原因。

    从我的老家阳坊往东十余里,有个村子叫皂甲屯。皂甲屯西不远,有一处墓地,埋葬着清朝赫赫有名的词人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出生在康熙年间,是权倾朝野的大学士明珠的大公子。这位公子文武兼资,不但22岁就中了进士,而且做了康熙的侍卫。最了不起的,是他的词不但当时洛阳纸贵,而且被后世名家王国维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可惜他30岁刚过就病逝了。自从知道他的墓地,就很想去看看。后来听说“文革”中被捣毁了,好不惋惜!前几天听一位熟人说,纪念馆还在。心想无论如何要去一次,毕竟纳兰词写得实在太好了。他的墓地离阳坊那么近,焉能错过?

    还有一个村子,我每次坐车经过,也会多看几眼。在阳坊东南几公里,名叫白家疃。清朝的另一位大才子曹雪芹,晚年曾在这里居住,创作他的鸿篇巨制《红楼梦》,并逝世于此。虽然对此尚无定论,但我宁愿相信是真的,并多次观看了相关电视片。对于阳坊临近这两位文学大师的阴阳宅,我也爱对朋友津津乐道。有一次梦里,甚至梦见曹雪芹溜达到阳坊来了,还向我打听药王庙在哪儿呢。(阳坊药王庙始建于何时不明,但据考证清康熙五十三年曾重修。是太傅明珠的大管家安尚仁遵其遗嘱进行的。后乾隆、嘉庆、同治、光绪、民国年间又数次重修。现仅存后殿和东跨院,为昌平区文保单位。)

 

 作者:木梓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