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读《论语》悟“为师之道”
【编者按】由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华传统文化研修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香港新亚中学协办的第十六届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于2016年7月14日——2016年7月20日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举办,本次研修班的主题是“《论语》论‘为人之道’”。我校张程远老师应邀参加了本届研修活动,活动结束后,张老师结合顾炎武“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治行宗旨,撰写了题为“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读《论语》悟“为师之道””的研修体会。
第十六届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2016)参训体会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读《论语》悟“为师之道”
张程远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君子博学,且躬身实践,才不背离大道。又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心知有耻,则有所为有所不为,要以耻来衡量言行。“博学于文”重在为学,“行己有耻”重在为人。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结合天崩地坼的新时代背景,整合这二语八字,对其内涵进行了更加深刻的阐释:
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在顾炎武看来,“行己有耻”是“博学于文”的前提,“博学于文”是“行己有耻”的途径,二者密不可分。他把“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为学宗旨与处世之道,身体力行,终成一代大家通儒。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但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与孔子和顾炎武所处的时代仍多有相似。孔子和顾炎武足以成为今天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诸多思想主张十分值得借鉴,尤其是对教师群体,更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为师者,以身示范,即师范。对“师范”二字,一般释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或“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本质都是对“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解读和发挥,或者说只有做到后者,前两者才能成立。有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作为,才能历练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者形象。古今中外,教师皆为特殊群体,社会对其有极高的学养和道德要求。“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教师是发光者,不可止于行路人。师是经师与人师的混合体,但经常被剥离开解读,如司马光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二者缺一则不可为师,只是同时能做经师和人师的师者太少,所以才被拆解阐释。依此八字审视经师与人师,则可理解为,做到“博学于文”,可为经师,做到“行己有耻”,可为人师。唯此二端,方为真师,才能承载“传道、授业、解惑”的师之使命。
如何做到“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论语》给我们提供的方法与途径,值得珍视。以下结合《论语》的相关内容,从“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两个角度尝试浅读,与同仁共勉。《论语》博大精深,本文所涉难免挂一漏万,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博学于文
何谓“博学于文”?顾炎武说:“君子博学于文,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日知录·博学于文》)《论语》对“学”论述颇多,关涉学习态度、目的和方法,都属博学于文范畴。应该强调的是,儒家反对空谈,重视实践,故博学于文,所学者,包括知识与实践两个方面。
1. 好学乐学
《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学的重要性。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向学之人则不固陋。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他说,让我多学些年,才不致有大过。
教育是教师广学之后进行释放的过程,即苏轼所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教师必须通过学,积累丰富的知识,然后循循释放。颜渊对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原因即在于孔子好学善教。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可见,“圣人无常师”,孔子不但博学于人文,而且广师于众人,以见仁明道,不但是师者,更是学者。
孔子认为,君子志不在安饱而在学。做到慎言敏行,向有道之人辨证是非,才算好学。孔子不但强调学的地位,还重视学的方法,颇具启迪性。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孔子人生的基础是学,且“学而不厌”(《论语·述而》)。钱穆先生对此解释说:“故有志必有学,志学相因而起。能志孔子之所志,学孔子之所学,乃读《论语》之最大宗旨。”(钱穆《论语新解》)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好学,是他成为圣人而非乡人的重要原因。他甚至认为,他所异于人者惟在学。孔子对学要求极高,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他的弟子除了颜回就没有好学之人了。学问无穷,学无止境,所谓“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以孔子之标准,能做到好学太难了。但做不到,就不会成为好老师。孔子还主张虚心向学。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独学而无友,孤陋则难成。孔子认为,独自思考,不如向人请教,所谓君子乐群而敬学,而非离群而独思。今天的为师者,不真心向学者多,闭门造车者亦多。孔子之言,值得思考。难能可贵的是,孔子不但好学,还乐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勤学不厌对我有何难?反观今天教师群体,有几人真正好学乐学?在我们指责学生不好学时,当反躬自问,我好学乐学吗?
刘国强教授说:“一切具体表现的美德或道德,已含蕴智慧于其中,故道德同时也是智慧,道德教育也包含着智慧的教育。”徐锦尧神父说:“所谓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就是教导我们在人生旅途上如何做一个人,做一个百分之百的,从善如流的人。”一个无知的人不可能真正有道德,人必须通过学习,充实智慧,以完善道德。《论语》之所以重视学,深意正在于此。唐端正教授说:“人就是生命的觉醒,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自省,人有同情共感,动物则无。”人之觉醒和自省靠什么,要靠学习,离开学习,觉醒和自省就是空话。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孔子所言极是,为师者当视为箴言,细细品读。
2.立己达人
孔子特别重视学习的目的。他认为,真正好学者,志在广德弘毅,而非富贵利禄。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孔子认为,在以学求仕之年代,学了三年,其心仍向学而非谷禄,实属不易。又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能坚执固守以至于死,以求善其道。今之师者,不可谓不学,其学习初心是什么?脱于功名利禄之学有几何?孔子之言,为师者要谨记在心,时刻警醒自己。
对于学,孔子还提出一个十分深刻的命题,即为谁而学?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孔子这里所讲,直接涉及到教师学习与传授二者的关系。荀子说:“入乎耳,著乎心,为己也。入乎耳,出乎口,为人也。为己,履道而行。为人,徒能言之。”显然,荀子轻视为人之学,这与孟子所说“人之患好为人师”一致。按字面理解,教书者有不入流之嫌,至少不高尚。对孔子的观点,钱穆先生解释说:“孔子所谓为己,殆指德行之科言。为人,指言语、政事、文学之科言。孔子非不主张学以为人,惟必有为己之本,乃可以达于为人之效。”(钱穆《论语新解》)比照孔子所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见该解释甚为合理,也同时适用于对孟子、荀子相关主张的认识。其中隐含的深意是,教师不能为己,则不能为人,必须以为己之学为根本。这对我们的启示是,没有真才实学者,不可为师。
唐端正教授说:“君子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就是人道,要求朋友怎样对自己,就要首先这样对待朋友。”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师生间的一切关系都是相互的。没有立己达人的情怀,就不要指望学生尊师敬师。我们要求学生怎样对待自己,就首先要这样对待学生。忠恕之道,对于教师,不可轻视。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孔子对弟子说,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匿,一直与你们在一起,这就是忠恕。孔子的忠恕之道还表现在不自居,不自傲。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他对弟子充满期待,期待后生前途无限。爱生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三者是师德之根本,只有以忠恕之道为学为师,方可做到此三德。《论语》精辟之见,发人深省。
3.勤思敏行
孔子不但志于学,还会学,他提出的学习方法,归结起来就是——勤思敏行,给后人不尽之启迪,尤为值得今日为师者效仿。
孔子勤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时习,是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和晨而至夕,反复学习,勤学以恒,老而无倦。顾炎武是践行“学而时习之”的典范,他一生锲而不舍,“于书无所不窥”,“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他认为读书是治学的根本,并告诫天下读书人:“读书不多,轻言著述,必误后学”。从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到顾炎武“读书不多误后学”的教诲,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孔子重视学思结合并融通创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又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只学习而不内化反思,不明其义,就会迷惘无果。只思考不学习,自我封闭,更是危险的,不可能有进步。孔子反对记问之学,主张通过温习,获得新知,既避免凭空捏造,又能开拓创新。能学然后能教,是孔子重要的教育命题,能学不仅指好学,更指会学,要会思考,会创新,还要严谨规范。这对我们的启发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学思结合,后海先河,多闻阙疑,在实践中做学问、验证学问,还要有强烈的经世致用和创新意识。
孔子特别强调言行一致,耻言过行,耻躬不逮。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古人不轻言,认为说了做不到是可耻之事。这与其所言“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论语·为政》)意思一致。如钱穆先生说:“于事当勉其所不足,于言当不敢尽其所有余。”(钱穆《论语新解》)只读书,不实践,绝不是儒家理念,所谓死读书的书呆子,也绝不是儒者。这对我们的启发是,作为教师,不但要学,更要行,如此得到的知识才可靠,才有生命力,才真正能感化学生。
二.行己有耻
对于耻,顾炎武解释说:“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日知录·廉耻》)他认为,读书人,无论在上位或在下位,都要讲耻,要有羞耻之心。教师以教书育人承载“化民成俗”的大任,必须要以耻为道德底线,时刻牢记顾炎武“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日知录·廉耻》)的警示。顾炎武“行己有耻”的思想主张是对《论语》的深化解读。下面我们看看《论语》中是如何论述“耻”的。
1.择善而从
做到行己有耻,要提高自身修为,择善而从,见贤思齐。徐锦尧神父说:“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就好像拥有整个民族的智慧,并在手中握有丰富的资源,去帮助他人活出丰富的生活。”教师就该做有修养的人,以引领民族智慧。教师今天的言行,就是民族未来的道路。为师者,必须善待自己的事业。
孔子之所以成为人师之典范,源于他的救世情怀,以及基于这种情怀的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所谓修己安人与见贤思齐。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这只是为经师之道,仅此显然不够,《论语》中,更多闪耀的是孔子作为人师的光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能否择善而从,是考验今天教师的大问题。在复杂的社会面前,很多教师选择学“其不善者”,做起追名逐利的勾当。孔子“择善而从”的主张,是再次敲响在我们耳边的警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这对人的要求极高,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能做到者,可为人师,做不到,则不配为人师。钱穆先生说:“若见贤而忌惮之,见不贤而讥轻之,则惟害己德而已。”(钱穆《论语新解》)今天教师群体道德滑坡之严重,骇人听闻。一些教师不但做不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自省,反而见不贤而效仿之,与其同流合污,抑或比之更甚,可悲!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圣人是见不到了,但仍乐见有恒者。有恒者与善者或谓圣人是有一定距离的,但在浇漓浮夸之世道,有恒亦难。孔子认为,若无有恒者,则至善就更无法实现。今天的教师,面对市场化的社会,如何保持自我,积极向善,确非易事,但不能失去向善的恒心,否则必将沦为千夫所指的无德之师。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是孔子的自勉之语,应该作为我们修德向善的指南。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这里,子路所问、孔子所答之君子,皆是指在上位者,就是执政者,但其精神实质,更适宜为师之道。在孔子看来,不修己则不能安人。为师者,不修养自己的道德,教人就无说服力。社会上对教师的微词甚至谩骂,根源就在此。孔子之言,当引以为戒。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你是不是好老师,别人是否把你看成好老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德行。在孔子看来,远方人如有不服,只有修文德以招来他。做教师不也如此吗?
孔子所言修身之道,不是针对所有人,是针对君子,针对可师之人,否则他不可能常把君子与小人相对立。从《论语》中学为人之道,对教师而言,就要上升到为师之道。程子曰:“孔子言语句句是自然,孟子言语句句是事实。”我们当从《论语》中呼吸到纯真的空气,做一个纯真的老师。朱子曰:“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朱熹《论语集注》)作为教师,应从《论语》中汲取为师的智慧和为师之道,成为道德之先觉者,以范当代,甚至后世。
对于教师,修养还不止于品质、道德和气质,还应上升到对生命的感悟和价值观的树立,甚至社会责任和民族大义的高度。面对现实的生活和教育的压力,教师的精神不能倒下。在迷惘无助的时候,不妨读读《论语》,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到正确的方向和继续前行的动力。辛意云教授把君子视为觉行者。再堕落的社会,都必须有君子,不可能都是小人。教师应该做怀德的觉行者,而不是怀惠的随流者。教师是道德和良知的晴雨表,是道德和良知的底线。教书育人和明道救世是教师最核心的价值观,其本质是承担社会责任。教师群体的本性应该是利他而不是利己。教师应该有不被大环境裹挟的操守和勇气。切不可置身于时代和民族文化,尤其是自身使命的对立面。教师群体应该有智慧消解精神阵痛,以保持使命和担当。
2.君子知耻
《管子·四维》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仲认为,礼义廉耻这治国四纲全部丧失,国家就会灭亡。而四者之中,耻是根本。人若无耻,则无所不为,何谈礼义廉?作为教师,必须讲耻知耻,才可保持正道。所谓行己有耻,就是时时用羞耻之心检验自己的行为。今天国人的各种不文明行为,皆是缺少羞耻感所致。只有做到有耻,才可以“近者说,远者来。”(《论语·子路》)刘国强教授说:“人类今日的世界面临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对人自身存在价值的失落,与道德失范的问题。”面对这一困境,教师要固守为师之道,磨砺君子人格,知耻而后勇,有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不要做有聪明而无智慧,有灵感而无灵魂的人。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治和刑法治理,人只求免于处罚,而不知心耻有所不及。若以德化下,以礼齐之,则人自知耻所不及。这里不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问题,只就这段话而言,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上者无德,则在下者就不会知耻。教师这一职业,本质上属于德育,只有教师有高尚的品德情操,才能培养学生的羞耻感。我们经常慨叹如今的学生缺乏道德,不知感恩,那我们有没有检讨为师者自身的行为呢?孔子的话值得反复琢磨。
我们强调知耻的重要性,更要明确耻的对象。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孔子要求弟子治于道,而非荣华富贵。以恶衣恶食为耻,是耻也。教师应耻于不能明道救世,不该耻于物质不富有。如今,很多人抱着升官发财的目的来做老师,其怨可知。这些人所谓知耻,是被人所不耻的。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孔子说,与富贵之人在一起而不觉耻,也只有子路了吧。这话太深刻,我们为师者有几人能做到呢?整天抱怨收入低的人,也许心中仍有大爱,但还做不到不以与富贵者同处为耻。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也是同样的道理,能做到不耻下问,才是知耻。动辄批评学生无知,看不起同行的老师大有人在,用孔子的话观察,这样的教师同样是无耻的。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以虚假的言语、脸色、恭敬而取悦于人为耻,以心怨其人却仍与之为友为耻。孔子要求人有正直的心和行为,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孔子以巧言令色和阿臾奉承为手段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为耻,这对我们的启示足够大。知耻即为仁,可以成君子,就可以做到孔子所言“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其身正,不令而行。” (《论语·子路》)
善于自省,也是知耻的重要途径。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梁瑞明先生说:“有立人达人之心,便做立人达人之事,尽力贡献一己精神于此事上,就是忠。忘掉自己,以他人心为心,就是忠。”梁先生的话,对于教师,就是要求教师忠于自己的事业,依其任而尽其心。没有对教育忠诚之心,对教师而言,就是无耻行为。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邢,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君子怀念德行,谨于自守。小人怀念故土,勇于求乞。做老师,应固守美德,遵守规则,谨于行事,不要向小人那样恋家而重恩惠。不为五斗米折腰,仍是读书人,尤其是教师应有的骨气。切不可固守现实的此岸,对物质利益斤斤计较,失去理想的彼岸,对民族未来不闻不问。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以利衡量万事,必然滋生怨恨。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述而》)当一个人以仁作为出发点和衡量人生的指标,就会避免怨恨。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圣贤君子于道废之时,虽无力回天,但仍能守道,不与腐朽的时俗沆瀣一气。师者,就要有此圣贤风范和君子情怀,以正其心,行其道,履其责。
3.“行己无耻”
今者,教育之耻,教师之耻,主要表现在“无教有类”和“因财施教”,严重背离《论语》倡导的积极教育理念。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人有贫富之分、贵贱之别,有智愚之差、善恶之异,但在接受教育时,应是平等的,这方面,孔子早已树立榜样。“有教无类”,意为人只该有教化,不再分类别。在孔子看来,作为感而化之的人,是没有分别的。孔子的弟子有贫有富,有贵族有平民,“夫子之门何其杂”。在那个等级依然森严的年代,孔子能做到这一点,足以为圣人。反观今天,有的教师依据出身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依据家庭情况,分别对待,大做嫌贫爱富、谄媚权贵之文章,与孔子倡导的有教无类渐行渐远。这种现象不能只用市场经济的背景去解释,根源还是在于教师道德素质的滑坡。教师的天职是抵制不良风俗,而不是与坏风俗同流合污。教师是一个民族的良心,是一个民族良知的晴雨表。无教而有类,是教师最无耻的行为。
有教无类是孔子在教育平等意义上提出的概念,并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于是孔子又提出因材施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有效教育。《礼记》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就是针对忽视教育规律,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言。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但如何教弟子行仁,孔子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梁瑞明先生说:“弟子问仁,孔子每答不同,多是因材施教,且多在答‘怎样才算仁’,不是给定义。”颜渊家贫但道德高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孔子所答是仁之大境界,凸显约己之功夫,如钱穆先生所言“故非颜渊之贤,亦无以胜于请事斯语之内涵”(钱穆《论语新解》),可见孔子因材施教之用心。
子贡家境富有,但眼高手低。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子贡认为博施济众即为仁,孔子予以否定,说仁是没有边界的,给子贡指出仁的方向,要在切近处立己达人、推己及人,就是针对子贡好高骛远的特点而言。
司马牛多言而躁。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仁者因为知道做起来难,所以说话常迟钝。孔子针对司马牛,使用的是就其偏而勉之的方法。
相比于孔子的因材施教,今天那些通过家教赚钱,“因财施教”的教师,何以为人师?现代化给中国带来的却是道德向原始回归,令人唏嘘!教师群体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在强调道德和理想就被贴上唱高调标签的今天中国社会,教师能够坚守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的确很难,但却必须如此,除非我们想和文化道德的社会彻底告别,一起走上只追求物质利益的不归路。
辛意云教授说:“人是一种可以使精神长存于世的动物。”教师就应该是使人类精神长存于世的使者。师者,使者也。教师要以崇高的精神教人做人,而不是做禽兽,其前提是教师自己要做一个有精神境界的合格的人。
三.结语
1. 一个割断传统、失去文化根基的民族不可能有辉煌的未来。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文化不断被消磨、被否定,中国人逐渐失去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重新评估传统文化,重建中华文化自信,已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一课题最终的执行者是教师,因为教师要承担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教育部2014年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这些内容,主要来自《论语》《礼记》等儒家经典。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为师者,任重道远,要读经典,以达“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进而传道授业,努力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2.明末清初思想家陆世仪在其《思辨录》中说:“凡处事,须视小如大;视小如大见小心,视大如小见作用。”品质与内涵彰显于细节,气度与风范体现在言行。注重细节,谨言慎行,是这次参加研修班,从主办方、协办方到承办方,从志愿者、组织者到专家们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他们安排周密,接待热情。虽没有豪言壮语,但每一张笑脸和每一个细节都在感染所有人。在今后的为师之路上,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每一步都走出细节,走出品质。如此,才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