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雯:顾炎武教育思想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启示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中汲取养分,以发展当代基础教育,是近年来一直为教育界所热议的话题。顾炎武(1613-1682)作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之一,其学问涉猎文学、史学、舆地学等多个学科,堪称一代鸿儒。他的治学思想和方法,及对当时学界不良风气的批判,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对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更有启示作用。
顾炎武认为,知识不是人先天就具备的才能,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孟子》言:‘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下文明指是爱亲敬长。若夫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则必待学而知之者矣。”(《日知录》卷十八·破题用庄子)既然后天的学习是人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主要途径,那么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就发挥了主导作用。现代教育学认为,若要实现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透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促进其身心的发展。这恰恰合乎顾炎武“心者吾身之主宰,所以治事,而非治于事”(《日知录》卷一·艮其限)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中历史课堂上,适当减少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干预,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辅助地位,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然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先天条件和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不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习效果的差异。顾炎武对影响学习的因素也略有论及,有研究者将其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
其中,影响学习的智力因素包括感知和思维。从感知的角度来说,顾炎武主张学问应“下学而上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顾炎武将这种直接追求经验知识的感知活动归纳为“闻见”,他用扬雄的话说:“多闻则守之以约,多见则宋之以卓。少闻则无约也,少见则无卓也。”(《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学书)即认为学习应建立在丰富的积累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上升到对知识的抽象概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顾炎武的这一认识有助于高中历史学科规范的确立和历史意识的培养。近年来提倡的史料教学和情境教学,就是为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应运而生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对史料和历史情境的直观阅读和体验,更容易将自己置身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从而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客观评价,树立论从史出的原则,具备历史意识的学科素养。现如今,江苏高考历史学科小论文所要求的“论点(观点)+论据(史实)+论证”的写作模式,也可以看作是对顾炎武“闻见”主张的某种诠释。
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顾炎武主张必须开动脑筋,理性思考,以“观其会通,究其条理”(《亭林文集》卷二·音学五书后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并营造出紧凑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理性思考,首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如《美国的联邦政府》一课,在导入环节可以选择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或历史上出现的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的“水门事件”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期待答案的求知心理中展开思考。理性思考还表现为对重难点和史料的把握,正确分析史料,准确理解其含义,是当前高考形势下学生的必备技能。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用史料,并在学法上予以指导,才能很好的完成。史料教学应是用史料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从而得出结论或评价。得出结论的过程,即是学生进行理性思考的过程。
感知和思考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智力因素,但如果没有意志、创新和自信等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学习就无法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顾炎武说:“天下之士,有能笃信好学,至志不倦,卓然可当方正有道之举者……”(《日知录集释》卷十三)。又说:“天下无难举之功,存乎其人而已。谓后人之事必不能过前人者,不亦诬乎?”(《日知录》卷十二·水利)他认为,后人要想超越前人,唯在创新一途。如要创新,就必须敢于冲破禁防的束缚。这一主张对如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无疑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条件。有的教师已经就此做出了努力和有益的尝试。如昆山中学的沈为慧老师在讲《鸦片战争》一课时,从交战双方使用的炮入手,借用学者茅海建的研究,对清军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给学生以深刻的震撼。这是史料和分析角度的创新。再如苏州中学的王小梅老师在讲《文学的繁荣》时,通过对著名文学作品情节的分析,归纳出不同文学流派的风格和特点,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后,再去探索现象后面的本质(即背景),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使学生既享受了文学的精彩,又感受了历史的厚重。这是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性创新。由此可见,唯有教法的创新,才能培养出学法的创新。
顾炎武认为,治学应树立学术自信。他说:“为人之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故自小,小也;自大,亦小也。今之学者,非自小则自大,吾见其同为小人之归而已。”(《日知录》卷七·自视炎然)也就是说,学习者对自身要有正确的认识,自负和自卑都是学习的大忌。只有对自己学问报以相当的自信,才能持之以恒的学习,并最终有所成就。顾炎武所指出的当时学界“非自小则自大”的现象,在今天的高中生群体中亦普遍存在。许多学生的心态不平和,成绩不稳定,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学习上的自信,甚至会形成恶性循环。若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应从课堂开始。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放在今天,就是要求教师要兼顾不同情况学生的学习过程。如个别提问时,把简单的问题交给基础薄弱的学生,把复杂的问题抛给基础好的学生;分组讨论时,让善于思考但怯于表达的学生和善于表达却不够深刻的学生都得到发挥的机会,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学习效果上的自信,才能使学生形成对学习的长效坚持并最终达到质的飞跃。
顾炎武的学问博大精深,被梁启超成为“清学开山之祖”,他在几十年的读书著书生涯中,形成了一套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顾炎武认为,做学问要通过多种方法去追究事物的条理,尽可能多地去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假使只是研究事物的某一方面,也必须建立在渊博的学识的基础上。为此,他提出了“博学于文”的主张。学习不是一个仅限于低水平重复的静止状态,而是一个不断扩展的动态过程。这在提倡优化教学资源、实现多学科交叉互动的今天,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资讯爆炸的当今社会,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本上已有的知识,他们对教材以外的知识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融合多学科资源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泗洪中学的周明老师就对跨学科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索,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的论文《浅谈历史教师双语教学尝试的两个层次》(《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9期)探讨了英语学科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解读奥巴马演说中的历史信息》(《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6期)则是将视野扩大了,用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热点来解读《美国的联邦政府》一课。所以说,若要让学生做到“博学于文”,教师就要广泛阅读和搜集资料,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为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宽度创造条件。
顾炎武还主张,学习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在与友人谈到研究《易经》的心得时说:“尽天下书皆可以注《易》,而尽天下注《易》之书,不能尽《易》,此圣人所以立象以尽意,而夫子作《大象》,多于卦爻之辞之外,别起一义以示学者,使之触类旁通,此即举隅之说也。”(《亭林文集》卷三·与友人论易书)也就是说,知识应该活学活用。在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很容易钻进死读书的牛角尖里面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别起一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广泛利用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如《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就可以用全球史观的视角,将中日双方的近代化道路进行比较,从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分解和重构。这就突破了教材编写的局限,给学生以鲜明的观感,让学生认识到看似发生在中国的偶然事件,事实上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昆山中学的徐永琴老师以李鸿章的人生际遇作为本课的线索,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了解了清末外交左右支绌的困局,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说,要使学生在学习上举一反三,教师就得在教学上“别起一义”。
总而言之,顾炎武思想对今天的高中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感性知识的积累并使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创新的精神和学习的自信,以“博学于文”和举一反三作为学习的原则和目标。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教师不懈的追求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