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行于上,而人自不复有求于神 ——顾炎武的宗教思想
张丽丽据许苏民《顾炎武评传》整理
顾炎武的宗教思想,并不是一个宗教徒的教义和信仰,而主要是一位学者和思想家的宗教观,即把宗教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的“宗教学”意义上的宗教思想。
一、对“鬼神”迷信批判
中国传统社会盛行“鬼神”之说,顾炎武从“气化论”的观点出发认为“鬼”,其实就是“归”的意思。人为天地之气所化生,死后又复归于作为本体的天地之气,是之谓“归”。鲜明地提出了“岂真有上帝司其祸福”的无神论命题。
顾炎武敏锐地意识到:“鬼神之情,人之情也。”他认为在世俗的鬼神迷信中,总是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感情和愿望,而这种感情和愿望又总是有其来自社会现实的根源。民间之所以盛行鬼神迷信,是专制王朝的政治昏乱所造成的。在专制统治下,人民有苦而不得申,有冤而无处诉,才不得不求助于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幻想通过鬼神显灵来惩罚人间的恶势力。不仅普通老百姓如此,就是像屈原那样的仁人志士,在遭到令尹子兰的谗言中伤而无处告白的时候,也只能呼唤五帝的“在天之灵”来为他洗刷冤屈。而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使得人世间的恶势力偶尔也有遭到不明原因报应的时候,于是人们就误以为这是鬼神显灵了。由于专制政治实在缺乏可信任度,而所谓“鬼神”又被看作还有偶尔显灵的时候,这就使得人们不再相信人世间执掌赏罚之柄的统治者,而是转而相信冥冥之中的赏善罚恶的神秘力量了。顾炎武认为,要使人们不再求助于神,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政治清明的社会。否则,粗陋的鬼神迷信、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只会愈演愈烈。
二、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所谓的“谶(chèn)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谶有谶言、图谶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代的一句谶言。“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
谶纬充斥着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顾炎武认为谶纬之所以流行,就在于它迎合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以此证明“君权天授”的神圣性;但统治者亦往往利用谶纬,来鼓动民众,以实现其政治目的,如所谓“大楚兴,陈胜王”、“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等即是。有鉴于此,明智的统治者应该既不需要借助谶纬来自我神化,同时也需通过禁止谶纬来使民众免受谶纬的鼓动。天下的治乱,国家的兴亡,是不需要借助于谶纬来知晓的,只需要看统治者对待人民的态度就可以了。
三、对佛教道教的批判
“以虚耗受祸,而后悔方士之谬”
顾炎武认为道教与老子并不相干,以老子为道教的立教之主,乃是道士的妄言。老子虽然讲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之道,但绝无道教的那一套祈祷、经咒、符箓之事。至于道教的真正的来源,就其远源而言,乃是古代的巫祝。但道教连古代巫祝“通乎幽明之故”、“导迎二气之和”的“精意”也失去了,作为道教最直接之来源的乃是秦汉间方士所鼓吹的那一套“淫邪妖诞之说”,什么经咒、符箓、祈禳等等,都是方士所为。道士自称能与神明相交通,其实不过是“诪张为幻”的骗术。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大都迷信方士“诪张为幻”的术。秦始皇迷信方士,受了不少的欺骗,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汉武帝也特别迷信方士,《史记》中的《孝武本纪》,几乎通篇写的是汉武帝因迷信方士而受骗上当的故事。但后来的帝王并不知道吸取教训,宋神宗、明神宗等等,都特别崇信道教所尊奉的“太一”之神,不惜劳民伤财,耗费大量的钱财来修建太一之祠。
“居官佞佛者之箴砭”
佛教自汉明帝时从印度传入中国后,至六朝而大盛,此后绵绵不绝,在中国获得了愈来愈多的信徒,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其积极的方面,但消极的方面也非常突出。顾炎武特别批评国人们的“佞佛”行为,说明这种行为并不合乎真正的佛教教义。他说中国人相信佛教,大都是由于信了佛教所说的“佛能灭吾罪,复能以福与我”的花言巧语,其与佛教的关系乃是“买佛卖罪“。
在中国的皇帝之所以把大量的民脂民膏施舍给寺院,是由于相信佛教所说的即使犯下弥天大罪,只要求佛,就可以在死后不下地狱,并且可以托生为“天人”的无稽之谈;不法奸商们的佞佛也是如此,他们以次充好,出售假冒伪劣商品,又采用大称买进、小称卖出的手法,大发不义之财,以为捐点钱财给寺庙就可以像收买官员那样地收买佛祖,而免除其死后下地狱之苦了;基层政府部门的师爷、书办、牢头、衙役,以及收税的各色人等,也像皇帝和奸商一样,相信他们不管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坏事,只要施舍一点钱财给和尚,佛祖就可以保佑他们不仅不受现世的惩罚,而且也能保证他们死后不下地狱;他们不太担心会遭到现世的报应,但也害怕佛家所说的死后的地狱,所以也相信佛教之所谓求佛可以免罪的谎言,不惜把大量的钱财捐献给寺院。这些罪恶之徒与佛教的关系,正是“买佛卖罪”、与佛祖做生意的关系。中国专制时代存在着一个佛教僧侣地主阶级,其富有程度往往超过了一般的世俗大地主,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利用佛教教义大肆聚敛钱财。顾炎武认为佛教的“灵魂不灭”之说和“地狱”之说都是十分荒谬的无稽之谈。佛教以贪、嗔、痴为“三毒”,教人戒贪、戒嗔、戒痴,可是佞佛者却怀着利己之心来求神拜佛,岂非贪乎?不知佞佛于国无益、于家无益,却偏要崇信之,佛教所深恶的“三毒”,中国的佛教徒已经犯其二,纵然活佛再世,也无法为这些人辩解。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往往是从实用的观点出发。想做官发财,于是就信儒教;想修炼成仙,于是就信道教;希求来世的富贵,于是便信佛教。亦儒亦道亦禅,不儒不道不禅,其实是对于哪一种宗教也不真诚地信仰,只是各取所需,为我所用而已。要使人们不再求助于神,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政治清明的社会。否则,粗陋的鬼神迷信、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只会愈演愈烈。“王政行于上,而人自不复有求于神”。只要政治清明,何须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