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至死不食清禄
1682年12月29日,顾炎武逝世。
顾炎武(1613~1682)汉族,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尊称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祖,成果累累。
顾亭林学术的最大特色,是一反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而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开一代之新风,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亭林强调做学问必须先立人格:“礼义廉耻,是谓四维”,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在古音学的研究中,一方面有理论的建树,另一方面有对大量材料的分析,所以后来被学者誉为古音学的奠基者。他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音学五书》中。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他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明亡,与归庄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在南明政权下两次参加武装抗清斗争并决意不与清 廷合作。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拒不就荐;次年,更誓死不入《明史》馆。此后,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世。
在北游的二十余年中,顾炎武遍游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行了万里路,也读了万卷书。顾炎武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众治”的主张。他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顾炎武终身为反清事业奋斗奔波,这与国破家亡的经历和他一直受到的良好教育有着密切关系。“昆山城陷,死难者四万余人,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两个弟弟遭杀害,好友吴其沆也被捕蒙难。顾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于常熟,王氏闻城陷,绝食十五天死节,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1680年,顾炎武夫人死于昆山,他在妻子的灵位前痛哭祭拜,作诗说“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顾炎武有诗:“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也就是说,他希望清朝灭亡,就如同精卫想平东海一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顾炎武至死不食清禄
扬子晚报网消息 在外地人的心目中,处于江南文化核心地位的苏州人好像是精致有余而豪迈不足,其实在苏州历史上不乏胸怀天下的先贤,北宋的苏州人范仲淹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一直感动着无数仁人志士心忧天下,而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中另一个苏州人也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慷慨激昂的主张,并终生身体力行地予以实践,这个以天下为己任的苏州人就是顾炎武。
小时候过继给叔母王氏
顾炎武初名绛,后改名继坤,字忠清,明亡后又改名炎武,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学者尊为亭林先生。他是明清之际著名的经学家、思想家,有“清学开山”之誉,和王夫之、黄宗羲一起合称清初三先生。
顾氏为昆山望族,顾炎武祖上曾世代为官,但他出生的时候已经家道中落,其父仅为国子监的荫生,从未进入官场。顾炎武小时候就过继给叔母王氏为子,王氏经常给他讲述方孝孺、于谦等人的报国事迹,这些对于他以后人格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史载顾炎武其貌不扬,“双瞳子,右目微眇,”但是才气不凡,生性耿介。他在十四岁时入学为秀才,后来结识了同样有才名的归庄,成了终身的莫逆之交,他们一起参加了复社,两人都耿介绝俗,特立独行,被嘲笑为“归奇顾怪”。
抗清失败家破人亡
顾炎武中秀才后,科场屡次败北,这时明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农民起义已经成为燎原之势,辽东战事又接连失败,严峻的社会现实把顾炎武从科场中震醒。崇祯十二年(1639年)乡试落第后,他“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毅然抛弃了于国无补的科举帖括之学,致力于研究关于国计民生的真学问。从这一年开始,他倾注全力于《天下郡国利病书》及《肇域志》的纂辑,试图从中去探寻国贫民弱的根源所在,从而揭开了自己一生为学的新篇章。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明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随后弘光政权在南京建立了,顾炎武被荐任兵部司务,他撰成了著名的“乙酉四论”(即《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作为兴复大计,希望得到采纳,可惜弘光政权内乱不已,很快便被清军消灭。目睹了清军南下时的野蛮屠杀,顾炎武愤然投笔从戎,在苏州参加了抗清斗争,失败后家破人亡,两个弟弟在清军屠城中死于非命,生母何氏虽幸免于难,但却留下了终身残疾,嗣母王氏绝食十多天后去世,临终时留下遗言:“勿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在这期间鲁王、唐王均派人和他联络,请其出山以图中兴,但因母棺未葬未能成行。
不久,这几个政权也相继覆灭了。顾炎武只好隐居在太湖山区读书,并相机与活动于太湖一带的抗清义军联系。江南一带的抗清力量被镇压后,他只好剪发改装,扮作商贾,往返于长江中下游和淮安等地。
顺治十二年(1655年),顾炎武被昆山豪绅叶方恒诬告“通海”而被逮捕入狱,后在友人归庄等人相助下出狱,次年又在南京太平门外被叶方恒派遣的刺客杀伤。时局的险恶,豪绅的陷害追杀,迫使顾炎武决定远离故土,北上邀游天下。
至死不食清禄
顺治十四年(1657)秋,四十五岁的顾炎武将家产尽行变卖,只身弃家北去,开始了以后二十多年漂泊不定的游历生活。他首先选择了山东章丘作为立足之地,并往来于直、鲁、江、浙间联络豪杰,以图兴复故国,后见复明大势已去,才决心“笃志经史 ”,把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学术事业。
在山东二十年间,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山东各地,并参与修订《邹平县志》、《德州志》、《山东通志》等方志,还完成了其巨著《肇域志》的山东部分。康熙十六年(1677年),他应友人之邀入陕西,居于华阴,杜门不仕,拒修《明史》,致力于其奠定在中国学术史上重要地位的巨著《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的修订和撰写。《日知录》是顾炎武花了30多年心血才完成的读书笔记,曾于康熙九年(l670年)初刻于淮安,当时仅8卷。晚年的顾炎武检讨旧作,作了大量的增补,扩充成20多卷。《天下郡国利病书》也是顾炎武青年时代就着手撰写的经济地理巨著,主要是研究全国各地的农田、赋役、水利、盐法、矿产、交通、疆域、关隘要塞、兵防等问题。为此,他历时二十余年,通读了历代正史及各地志书、名人文集、奏章典册等文献,往来南北东西数万里做实地考查。史载他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遇到关塞险要的地方,他就访问当地的退伍老兵,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如果跟他在书本上读到的不一样,“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可见其学风之认真严谨。
当时的顾炎武以精湛的学术造诣名著朝野,但清政府屡次征聘,都被他坚决拒绝。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特开博学鸿词科,征举海内鸿儒,许多江南名士都屈膝应征,顾炎武也被同乡叶方霭等人联合举荐,但他严辞拒绝。第二年叶方霭又以《明史》馆总裁的身份向他发出修书聘请,他誓死不从,并在回信中郑重声明:“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顾炎武不与清朝的名公巨卿有所交往,即使与自己的亲外甥、时任清政府高官的徐乾学弟兄,也很少走动。有一次,徐乾学坚邀舅舅到家中做客,他无奈去了,但拒绝饮宴,以示不食清禄。后来徐乾学兄弟在江南替他买田置地,多次请他回故乡养老,顾炎武始终没有答应。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七十岁的顾炎武病逝于远离故乡苏州数千里之外的山西高原上。作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景仰。孙中旺 文 薛马义 整理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
作者: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