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标题    课程基地    社会责任    对增强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思考

对增强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思考

创建时间:2015-12-14

《 人民论坛 》(2013年第2期)    周文惠

    【摘要】青年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增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是祖国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也能够促进青年群体自身的成熟与完善。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主流是好的,但也还有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青年 社会责任意识 思考

    康德曾经说过:“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①责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责任教育,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论,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说,再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标准的提出,处处都体现着责任意识。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既可以促使其不断成熟和完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

    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应承担相应责任的意识和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特征。广义的社会责任感包括自我责任感和对于自我之外的他者的社会责任感。②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一般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对自己负责的自律精神、对他人困难的同情心,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是一个人的责任意识的最高境界。

    增强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

    增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所谓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与德治充分融合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包含对他人、对社会群体,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青年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相对素质也较好,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主要依靠力量,他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条“生态链”上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每个青年都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自觉地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无疑会起到极强的示范作用,极大地影响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增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培养,是高校德育教育最首要的任务。大学阶段是青少年思想的重要转折时期,是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这一时期所受的道德教育,会成为其自我道德的衡量准绳,成为其对社会现象的评判标尺,对青年群体今后步入社会,甚至对其一生的价值判断都会形成重要影响。青年只有具有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会自觉地将自己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才会乐于奉献,主动、自觉地为社会、国家和整个民族的兴旺,作出应有的贡献。培养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无疑是高校德育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增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是青年群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首先,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人迈向成功必备的条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道德责任有时比知识或能力更加重要。青年最终要踏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当代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自我价值只有在实现社会价值中才能得以体现。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人民群众的尊重程度和服务程度,青年对社会的贡献越大,相应的其自我价值也体现得更大。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当代青年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分析

    为获取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具体数据,本人编制《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问卷调查表》,并在第一调查网发布问卷内容,对广大网友进行不记名调查。通过对网上获取的50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受调查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现状有以下特点:

    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通过调查发现,受调查青年知识广泛、思维敏锐、热爱祖国、关心时事、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整个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问到“青年是否应该爱国?”时,有90%以上的受调查者表示,爱国应该是青年的首要责任,作为青年应该自觉承担起对祖国的责任;而且有超过六成的受调查者表示,如果祖国遭受侵略,自己最关心的是国家的安危;有近七成的受调查者表示比较关注时政。

    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对社会奉献精神不够。对社会责任持何种理解,是否具有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是一个人社会责任意识是否强烈和其是否能自觉履行自己社会责任的关键。社会责任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一种自我约束,即不做对社会有害、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然后,才是关怀他人,回报社会,这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更高层次表现。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青年群体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第一阶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做到不危害社会利益,不有损他人利益,能自觉地尽到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但对于社会责任意识的更高层次,关怀他人、回报社会,对社会有奉献精神却不是每一个青年都能做到的。我们从对学生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有近半数的学生对社会的奉献精神都不够。  

    其次,对家庭责任意识缺失。为人子女,应该对生养自己的父母时时怀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为父母分担一部分家庭负担。但在受调查的青年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家庭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只愿享受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把父母给予自己的一切都看成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有些青年的消费水平远远超出家庭的收入能力,他们却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心安理得地挥霍,毫无羞耻之心。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近三成的受调查者表示不知道或不清楚父母的生日,有近四成的受调查者从不做家务。连自己父母生日都不知道、从来没帮父母做过家务的青年如此之多,足见其对家庭责任意识的缺失。

    再次,对生活中不良风气的漠视。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9.9%的青年对当今社会找关系,走后门等现象觉得非常自然,对生活中大量的不良行为,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生活中的不良风气都非常漠视,对社会中的不良风气缺乏应有的正义感。

    增强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路径思考

    从社会层面入手,增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人的思想、观念形成的过程中,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环境能够对人的道德品质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公正和谐的社会大环境是增强青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前提条件。首先,建立健全各项体制和机制,以净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净化社会风气,建立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大环境;其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社会舆论手段,弘扬时代主旋律,营造浓厚的社会责任教育氛围。再次,营造健康的网络教育氛围,充分利用网络新阵地,培养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一方面可以加快网络立法,完善网络管理,为青年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网络为平台,开设一些思想学习、心理咨询等栏目,以此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

    从学校层面入手,增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纯正优良的校园环境是培养青年群体社会责任意识的直接条件,其深厚的校园文化对青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要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教育青年,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来影响青年,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来感染青年,用各种方式使青年认清自己承担的历史和社会责任,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在学校这个层面上,可系统地开设一些关于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课程,如开设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课程;开设全球理念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开设社会公德教育课程;开设自律意识教育。总之,学校是培养青年群体社会责任意识的主要阵地,要充分重视学校层面的道德责任意识培养。

    从家庭层面入手,增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青年群体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石。家庭教育对子女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起到的是一种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作用。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培养青年群体社会责任感的现实条件。要注重家庭教育,作为家长,要提高自身修为,以自己负责任的言行为孩子做出表率,让孩子的责任心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家长还要树立全面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变过去重学业、轻习惯的片面教育观念,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负责精神作为教育的重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随时注意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发现偏差、错误及时纠正,让孩子能够站在社会的高度思考问题,养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习惯,培养起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者为四川理工学院法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CJS-038)

    注释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代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页。

    ②陈志绯:“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

 

作者: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