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为何能吃苦:对一位中华历史伟人的解读
作者:程白弟
勤奋学习做学问
顾炎武6岁启蒙,10岁开始读书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祖父就要求他坚持读《资治通鉴》原著,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资治通鉴纲目》之类的摘要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必须认真踏实。
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方法:先是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然后再把每天读完的书抄一遍。这样,他读完《资治通鉴》这部巨著后,一部书变成了两部书,并培育了自己的扎实学问功底和严谨学风。他身体力行“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每年春秋两季,顾炎武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顾炎武还养成了一个学习好习惯,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大量心得体会,并能发现书中错误,不迷信书。如《史记》曾载“伍子胥鞭楚平王之尸”事,千百年来流传甚广。顾炎武在读过《春秋谷梁传》、《吕氏春秋》、贾谊所著《新书》及《越绝书》、《淮南子》诸书的相关记载后,指出伍子胥只是鞭墓,不是鞭尸,《史记》所载有误。
练武抗清保社稷
顾炎武生活在明末清初,当时李自成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清军在山海关外虎视眈眈。顾炎武对此忧心如焚,他意识到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应负的责任,在努力读书的同时,还十分注意身体锻练,并与著名文学家归有光的曾孙归庄共游复社,参与反宦官权贵斗争。
当时宜兴的卢象升是抗清名将,曾大败清军。此事鼓舞了青年顾炎武,他和好友操练刀枪棍棒等作战武器,还刻苦地练习骑术。有次被烈马一连摔落三次,肩背负伤,但他仍然坚持练习,终于骑术也练得很精熟了。
顾炎武嗣母王氏,出生大户人家,知书达礼,清军南下,她毅然殉国。嗣母王氏的崇高气节,更坚定了顾炎武的爱国思想。他先是参加苏州、嘉定一带的抗清斗争,后又在家乡昆山积极反抗清军。失败之后,顾炎武并没有消沉,开始了他著名的旅行治学活动。
北国大地勤治学
45岁时,顾炎武渡江北上,开始在华北,西北等地周游考察治学。以后的二十几年,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北方度过的。他的旅行治学,并不是简单的游山逛水或为学术而学术,而是抱着“纪政事,察民意”的目的,寻求有补于国计民生的道理。
旅途中顾炎武总是两匹马轮换骑,又用两头骡子驮带图书资料,以节省路途时间,多作调查。每到一处,就向当地老百姓了解风土人情,并把实地考查结果和书本上的记载对照参看,做出科学而又详细的记录。
顾炎武一生,主到北京昌平。昌平有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寝,他去昌平,表达他对明朝的眷恋和对祖国的热爱。
他还考察了北京居庸关。这座万里长城的雄关,是塞外通往北京城的唯一近路。明代土木堡之战,蒙古瓦剌人就是从这里进入北京城下的,明英宗被俘,为国人留下奇耻大辱。顾炎武考察后说:“此关自古称为绝险”,“金史言,中都之有居庸,犹秦之肴函,蜀之剑门”就是这样一条险要的羊肠小道,古往今来,却多次成为进攻中原的“通途”。瓦剌人之外,灭辽的金人,走的是这条路;灭明的李自成,走的还是这条路。为什么会是如此呢?顾炎武由此感慨地说:“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而人心去也”,指出失人心者天下,古今皆然。
经世致用是奇才
顾炎武在北方活动的二十几年里,最令人惊奇的是,顾炎武旅行时经济相当富裕,了支出的资金,都是他经营农商所获。他所提倡的经世致用之学,由他自己付诸行动,取得成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知识即财富”的实践样板。
在山东、山西等许多地方,他以经济学家的目光,因地制宜垦田开荒,植桑治农,都获成功。在取得经济效益后,他就把这些产业移交给朋友或门生们经营管理,因此四方从之者如云。
相传著名的山西票号也由顾炎武创办。他亲手制订了不少票号管理的规章制度,后后继得又都沿用了这些规章制度,最终使得山西票号成为清代显赫晋商的主要商业活动,并一度成为清代的金融中心。
顾炎武遍观四方,晚年以为“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中,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谣;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于是在华阴定居,在华山下置田五十亩;顾炎武即使晚年还是始终不忘复明大计。
苦心著作拓新路
顾炎武在北方考察治学的二十几年里,著有大量著作。
他的名著《日知录》一书,是他几十年的读书笔记一部分的汇集。此书体现的“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的历史哲学思想,终结了明末的空疏学风,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尤其对清代乾嘉学派赵翼、钱大昕、王鸣盛等大师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120卷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是顾炎武编著的两部地理名著,均始撰于明崇祯十二年,历时20余年方成。前者重于记载经济及军事形势,南北两直隶,十三省都有所论述,且每省均有地图,并录有西域、交趾及海外诸国;后者主要记载各地沿革、建置、山川、名胜等,资料丰富,纠正前人不少错误,所用的明代方志多达1000余部,现多数失传,更显珍贵。此外,还著有《历代帝王宅京记》、《营平二州史事》、《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山东考古录》等书。
顾炎武搜集史料,很重视金石考古。他周游南北东西,所至之处,尤留心于寻访遗址遗迹,搜求金石碑刻,并将所得资料摘录整理,述其原委,辨其讹误,撰成《金石文字记》、《求古录》、《石经考》诸书,并以之与经史古籍相对证,对史书之阐幽表微、补阙正误者良多,推动了金石学在清代成为一门专门学问。
顾炎武是清代系统研究上古音韵的第一人。他主张“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潜心古音学研究三十年,撰成《韵补正》和《音学五书》,后者三十八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清代第一部音韵学杰作。
他还是感情充沛,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人、散文家、后人把他所写诗文编辑成《亭林诗文集》行世。总计他的各类著作有四百多卷之多。
一身正气自报国
明末清初有不少与顾炎武相同的遗民,他们不与清廷合作,以示气节情操,傅山与成祖禹就是其中的代表。傅山(1607-1684),在明亡后,他一直着朱衣,居士穴,以示不做“异族臣民”。他在家精研经史诸子与佛道之学,兼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特别是深入研究《墨子》等著作,把诸子与六经列于平等地位,打破了儒家正统之见,开启清代子学研究风气。
顾祖禹(1631-1692),我国古代历史地理学家。他从顺治十六年始撰《读史方舆纪要》,参考方志100多种,30余年方成,其间“三藩”起兵反清,他还赴福建参加耿精忠幕府,参谋打击清军。
顾炎武也拒绝了清廷让他参加博学鸿儒考试之邀;清廷又请他参加明史编修,同样被他拒绝了。顾炎武在不与表廷合作的同时,也努力在学问方面开拓,由于二十几年一直在书斋外面“理论联系实际”,终于以便为开阔的视野取得了多学科成就,成为一代思想家、学者、近代学者梁启超因此称顾炎武为“清学开山之祖”。
背叛富裕“讨苦吃”
清康熙二十一年,顾炎武卒于曲沃,由嗣子顾衍生等扶柩回千灯故里安葬。故里百姓悲痛不已民,自次年起,逢顾炎武辞世之日就开展奠祭活动,以粽子投入千灯镇尚书浦,以怀念
先生英灵,并将粽子赋名“炎武粽”。此粽现已成为千灯镇名小吃。
徘徊于顾炎武故居宽敞与美丽的宅第花园中,不禁一个问题油然而生:就是顾炎武家境那么优裕,却为何能颠簸于北国二十几年,并终成一代思想家学者。表面看是国破家亡之后,他要抗清复明,然而,更深层的答案应是他思想深处的文化基因。
孔子在遭受一连串挫折后,潜心教育,终成儒家思想学说;马克思在贫困中,完成《资本论》,建立了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我国不少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背叛自己富裕阶级,投身革命,参与创立了伟大的人民共和国。古今中外这方面例子可举很多,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亮点,是“文化”这人类思想的常青树发挥了根本性作用。
明白了这个道理,在顾炎武故居或在其他人文景点,我们无疑将会得到许多许多……
作者:l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