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星现场评估验收期间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活动报道
2015年12月28日—30日,江苏省教育评估院组织专家对我校创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进行为期三天的现场考察。28日上午,专家组组长镇江中学校长、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徐杰和邗江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徐金才,在昆山市教育局和学校领导陪同下考察了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他们充分肯定了我校课程基地的创意和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果,同时就课程基地活动开展等问题进行了咨询,并提出了发展建议。现场评估验收期间,课程基地开展了教师论坛、专家讲座、谈话式教学和顾诗赏析课等活动,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专家考察课程基地
一.教师论坛
12月28日下午,应现场评估专家的要求,课程基地在互动教室进行了题为“基于责任感教育的内涵发展与品位提升”的教师论坛。此次论坛由张丽丽老师主持,课程基地负责人张程远及核心成员张亮、孙亮、宫雯、鞠清辉和汤恩嫔几位老师做嘉宾,部分老师做听众,对以顾炎武思想为载体的学校深层德育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对提升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内涵与品位的价值和意义展开了讨论。
教师论坛
顾炎武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顾炎武人格高尚,学行合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嘉宾们从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出发,分别从课程基地的建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远见卓识”、“傲岸人格”和顾炎武诗歌的角度,挖掘了顾炎武思想中与学校德育教育和教师责任意识提升的相关内容,并重点谈了如何落实责任感教育的问题。
同时,嘉宾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成为本次论坛的亮点。很多参加现场观摩的老师非常关注顾炎武精神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以及用顾炎武精神实现教师素质的提升等现实问题,嘉宾们都一一予以了解答。
最后,三位评估专家对论坛进行了点评。他们高度赞扬了论坛的形式和内容,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专家指出,学校的内涵与品位更多地表现为教师的素养,责任感教育首先应该是对教师责任感的培养,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对学生负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生才可能实现素质的提升,学校也才会形成有品位有内涵的校园文化。
专家点评
二.专家讲座
12月29日下午,我校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的两位顾问,苏州大学哲学与社会管理学院的周可真教授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段志强博士应邀来到我校。在张程远老师陪同下,他们参观了校园中的课程基地元素和课程基地场馆,对课程基地在短时间内的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赞扬。接下来,他们参加了在课程基地会议室开展的“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专家莅校指导活动”的第二场讲座,语文、政治、历史和政治教研组的老师参加了这次讲座。
左为苏州大学周可真教授,右为复旦大学段志强助理研究员
周可真教授认为我校的校园文化以顾炎武精神为内核是非常好的,顾炎武的人文主义爱国精神,表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家国情怀。周教授指出,顾炎武所指的“国”是政府的意思,政府的兴亡与百姓无关;“天下”是仁义、德性,这是儒家文明的基础。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仁义和德性的存在。如果连普遍意义上的人都不是,天下也就不存在了。周教授认为,研究顾炎武,就要知其本意。按照顾炎武的想法,政治应以伦理为基础。所以儒家以仁义为根本,先修身,然后才齐家治国平天下。顾炎武的思想实际上是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从明朝灭亡的教训出发,所以具体提法有所不同。周教授说,顾炎武最重视耻德,认为如果没有羞耻感,就没有道德。今天研究顾炎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继承“行己有耻”这一处事原则。顾炎武用一生践行了这一主张,他生在乱世,身为遗民,不事贰姓。这种遗民精神,就是耻心的体现。
周教授认为,顾炎武的人文主义爱国精神,放在今天,就是为人民服务。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呢?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老师能教书育人,当官要执政为民,在家里孝敬父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所以,为人民服务,说到底就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顾炎武精神看似遥不可及,但“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包括中学教师在内的知识分子阶层,有责任呼吁社会风气的转变。
段老师是第一次来一中,他参观了校园环境,夸赞我们是全国顾炎武色彩最浓的学校。他致力于研究顾炎武对后世的影响。鉴于顾炎武的遗民身份和反清复明的活动,乾嘉以前的学者推崇顾炎武的学问,但不推崇其人。直到道咸时期,西北史地学人张穆、何绍基等基于政治和道德上的需要,在北京为顾炎武修建祠堂并每年举行公祭,成为后世推崇顾炎武的第一个高潮。甲午战争后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民族危机的加剧和反满革命的需要,很多人又开始纪念和研究顾炎武,是为后世推崇顾炎武的第二个高潮。抗战时期,顾炎武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人,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身处沦陷区北平,靠吟读顾炎武的诗歌来抒发民族危亡的悲情。可以看出,每到民族危亡的时候,顾炎武就会被人抬出来重新解读。先是有人推崇他的学问,后来又推崇他的人格修养,再到推崇他舆地学中的实地调查法。晚清时期,更有人以顾炎武反清复明的故事来激励人们去维护清王朝免受外国列强的践踏。现在,还有人把顾炎武看作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将其列为启蒙思想家之一。
课程基地专家顾问讲座现场
段志强博士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顾炎武思想的解读也发生了变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例,顾炎武所讲的“匹夫”指的是士大夫。谁该对明朝的灭亡负责?谁该为明朝殉国?这是清初遗民的心结,也是顾炎武所讨论的问题。到了近代梁启超这里,“匹夫”指的就是知识分子,后来更是涉及到每一个人,体现了现代公民意识形成后对顾炎武的重新解读。段老师指出,顾炎武道义上是忠于明王朝的,而实际上却批判明朝政治。这是由于顾炎武有一种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意识,体现了王朝意识向民族意识的转变。到了抗战时期,“中国”所指已经是多民族国家的整体概念,这是晚清以来西北史地学人努力的结果。清中期以后,顾炎武的精神通过其身后喜欢他的人的传承和不断地重新解释,得以发扬光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顾炎武也参与了现代中国的建设。段老师还对课程基地如何继承和弘扬顾炎武精神表示了期待。
两位专家的讲座使在场的老师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张亮老师还和周可真教授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更加深入的交流。研究顾炎武生平、治学、为人,是弘扬顾炎武精神的立足点。我们希望专家莅校指导系列活动成为理解亭林精神、提升教师素质、打造校园文化的新平台。
讲座结束后,王志家校长与两位专家进行了交流。段志强博士作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代表,同意与我校共建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并从而使课程基地有了更高层次的学术支撑,为课程基地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平台。
王志家校长与课程基地两位顾问交流
三.谈话式教学
12月29日下午,张程远老师在课程基地互动教室为高一(2)班同学开设了《人师顾炎武》校本课程,并邀请苏州大学周可真教授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副研究员段志强博士作为嘉宾,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谈话式教学。
张老师先邀请了一位同学谈了对顾炎武的认识。在进入一中学习前,即使作为顾炎武的同乡,对他的认识也只有亭林公园等纪念场馆;进入一中以后,教室前面的格言“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学校宣传栏里的顾炎武名言、校史柱、课程基地场馆和教材,拓展了了解顾炎武的途径。但同学们对“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深层内涵还是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
周教授认为,研究顾炎武先要了解他的生平。“博学于文,行己有耻”是顾炎武五十多岁时对自己一生的总结,高中生不易理解是正常的。顾炎武自幼聆听母亲教诲,成年后经历国仇家恨,促使他反省明朝灭亡的教训。他的曲折人生经历让他观察世情,得出“治乱之关,在人心风俗”的结论,所以他强调道德,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博学于文”是相对于学问而言。王阳明学问大,而后才悟到“致良知”,后人只继承了结果,忽视了高深的学问是“致良知”的前提。所以,顾炎武回归了宋儒提倡的格物致知,认为要先到经典中学习知识,而后再落实于行动,即为百姓谋幸福。由此说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就可以理解为学知识、练本领,为百姓谋利。
张老师提出,既然顾炎武在治学和处世上都是榜样,那么今天学校的德育教育就应该发挥这种榜样的力量。段老师就这一观点进行了阐述。在他看来,顾炎武在其所处的时代并不为人所了解,直到乾嘉考据学兴起以后,才开始注重他的学术地位,晚清才将其列为道德楷模。梁启超直称自己“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说顾炎武“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就是重视顾炎武在道德上的榜样作用。周教授进一步解释说,顾炎武在其生前就有影响,因为他游历广,影响的范围也大。在其身后,清末从祀孔庙,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毛泽东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当前政府的关注,都证明了顾炎武影响力之大。为什么顾炎武在任何时代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呢?周教授认为,这是因为他的思想中有普世价值的存在,即“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谈话式教学现场
人往往会有自己的座右铭,张老师认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留给全民族的座右铭。段老师指出,与其说顾炎武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不如说他是一个爱“天下”主义者。按照顾炎武的说法,应该是做官的负责王朝兴亡,普通人负责天下兴亡,他把爱国主义的范围定义得更广,也更宏大。
张老师认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责任。他向嘉宾和同学们简单介绍了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其中提到的“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恰恰是责任的三个层次。周教授认为,弘扬传统文化应该做到去粗取精。培养责任意识还涉及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在周教授看来,中国强调先义务后权利,而义务就是责任,当承担了责任以后,权利就在其中。
大学老师走进高中课堂是难得的机遇。同学们认真听完了嘉宾们的发言,并表达了自己的一些困惑:顾炎武最终是否有降清的举动?他在作品中使用清朝的年号,是否可算作对清朝的承认?康熙帝这种明君的出现,会否让顾炎武有妥协的意思?周教授指出,顾炎武曾写诗讽刺伯夷、叔齐,说他们人格高尚却不知变通。而顾炎武认为,原则性和变通性是可以共生的,这是大节与小节、本和末的关系,像年号、剃发等等都是小节。段老师则认为,顾炎武终生没有做出实质上的妥协,但人不能终生生活在仇恨中,他的晚年归于平和,把治学作为自己的支柱。我们今天关注顾炎武,应该看到他在一个非常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时代里,做出了非凡的成绩。当我们抱怨各种客观因素影响了自己个人发展的时候,要想想自己的支柱是什么,这才是我们学习顾炎武的价值所在。
嘉宾们的精彩发言引起了在场同学的共鸣,许多同学意犹未尽。谈话式教学结束后,同学们争相与两位专家合影,并请他们签名留念。我们希望以后能创造更多的机会、邀请更多的专家走进课堂,让课程基地成为同学们了解顾炎武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谈话式教学后,高一(2)班学生请两位专家顾问签名
互动教室进行谈话式教学的同时,汤恩嫔老师在课程基地专用教室为高二(7)班同学开设了顾炎武诗歌赏析课,赏析的是顾炎武的《桃叶歌》。汤老师的精彩讲解,让同学们体会到顾炎武诗歌的精妙之处在于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生价值和高远境界。同学们在了解顾炎武个人精神世界的同时,还读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哀和抗争。汤老师说,诗歌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心灵教育,是将人类文明中真善美的种子传播下去的教育,希望通过诗歌的人文熏陶,通过顾诗中伟大的爱与责任,感染自己,感染学生,唤醒灵魂深处对真善美的渴求和向往。
汤恩嫔老师顾炎武诗歌赏析课
结语:四星现场评估验收期间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的2015年画上了完美的句号。2016年,顾炎武思想课程基地的努力方向是,以顾炎武的四重基本品质为载体,深化对师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内涵与品位,为一中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顾炎武的四重基本品质是:顾炎武是心系天下的爱国者,他科学地界定了天下与国家这两个具有根本区别的概念,而且他始终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顾炎武是见诸行事的文学家,他实现了文学创作与现实需要的完美结合;顾炎武是弘扬中华传统学术的典范,他在经学、音韵学、历史地理学和社会经济史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顾炎武一生淡泊名利,凸显了一个真学者的品质。
附: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概况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3月10日,是教育部指定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作为文学、历史和哲学研究的一个平台,致力于沟通文、史、哲不同学科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世界视野中的中国文化研究,并努力推动各种新文献和新资料的整理,建设一个从事中国文史研究的国际性、开放性的学术研究机构。
文史研究院首任院长为葛兆光教授(2007-2013年在任),现任院长为杨志刚教授,研究院设有学术委员会和国际评鉴委员会。2013年起,新一届的学术委员会由十一名海内外学者组成,负责制定学术发展方向、拟定研究课题并鉴定、验收研究成果、协助审查研究人员资格;国际评鉴委员会由七名海内外学者组成,对研究院的各种工作给予监督与评鉴,并提出改进意见。院内有院务工作小组,负责协调研究院的内部行政工作,加强与校内各院系的联系,以及开展日常学术活动与学术交流等事务。
目前,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共有十三名专职研究人员,从事各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此外,文史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每年招聘新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研究”博士与硕士招生项目每年也招收若干名博士生与硕士生。成立六年来,文史研究院坚持明确的研究方向、严肃的学术品格与充分的国际合作,在学术出版、举办学术会议和讲演、人才培养及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海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
未来,文史研究院还将继续开展以下工作:
一、“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研究方向。文史研究院将继续推动这一大方向之下“从周边看中国”、
“交错的文化史”、“批评地理解国际中国学”、“域外所藏有关中国的图像资料”和“中国宗教、思想与艺术史的综合研究”等五个领域。
二、“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研究”博士、硕士招生项目。未来我们将推进这一博士点和硕士点的建设,此外,专职研究人员还将继续在复旦大学各人文院系开设有关课程。
三、国际学术合作。继2010年文史研究院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达成三方合作协议之后,三校在合作举办国际会议、暑期研修班、以及进行研究人员与研究生的互访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未来,文史研究院将继续致力于推进与海内外同行机构的联络与合作,包括人员交流、合作教学以及合作举办学术会议,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交流,推动所聚焦的研究领域的发展,并与国际学术界保持充分的沟通。
四、系列出版物。继续推进“域外有关中国的汉文文献集成”(已出版《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学术著作集“复旦文史丛刊”(已出版第一辑十种)、论文集刊“复旦文史专刊”(已出版七种)、学术演讲集“复旦文史讲堂”(已出版五辑)与“研究生学术入门丛书”(已出版十三种)的出版,并于每年出版四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学术通讯》。此外,将继续在《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建设“文史研究新视野”专栏,推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五、“复旦文史讲堂”与“小型学术研究会”。有选择地邀请国内外高水准的人文学者讲演,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及研究动态。此外,将继续举办小型学术研究会,在专业和学术的范围内,讨论学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六、团队建设与工作室。继续从海内外招聘专职研究人员、访问研究人员与博士后人员,在“交错的文化史”工作室、“图像文化史”工作室之后,还将组建其他几个方向的工作室。
七、资料室与网站。文史研究院资料室除了继续补充必须的图书资料、扩大订阅领域内的海外学术期刊之外,还将重点购置海外中国学论著、域外汉文文献以及有关中国的图像资料。研究院网站也将继续以较高的更新频率发布最新研究动态,并尽可能多地提供学术资料。